中国的能源应该也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新旧交替,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CPPCC民族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
在今天举行的美丽中国百人会论坛2022年年会上,刘世锦发表了题为《中国能源经济转型之路与积极减碳战略三大支柱体系》的主题演讲他说,中国能源和经济的绿色转型要走一条值得研究的道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增量和存量的关系,对转型成功至关重要
刘世锦表示,增量优先,以旧换新,鼓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的经济逻辑是,作为传统高碳能源的存量,虽然还有一定的降碳空间,但潜力是递减的,越往后空间越小,难度越大,成本越快另一方面,作为增量低碳或零碳新能源,伴随着产量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成本下降更快增加了新能源替代旧能源的减碳成本优势,进而可以加快新旧能源比例的转换进度
根据刘世锦的分析,在现实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碳减排第一个是衰退型碳减排通过减产来减少碳排放,二是协同减碳通过提高碳生产率,可以在相同的碳排放量下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在相同的产出下可以使用更少的碳排放量,第三是创新性的碳减排通过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将形成以同样的产量实现低碳和零碳
同时,他表示,目前中国的创新减碳缺乏足够的市场激励受诸多因素影响,过去一年全国碳市场交易量不足2亿吨,与增长碳汇规模相差甚远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量逐渐扩大,两者的不对称会越来越明显
刘世锦认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有必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创新的碳减排,积极的战略和建立相互依存的三大支柱体系上。
第一个支柱是建立一个支持全方位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长型碳汇市场他说,不断增长的碳汇市场可以与现有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共存,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主要任务是刺激存量减排成长中的碳汇市场应着眼于刺激增量技术创新
他认为这个市场应该是包容性的,包括绿色电力等绿色能源产品,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碳行业,或者可以产生增长碳汇的产品,比如绿色氢炼钢它还可以包括森林碳汇和其他负碳技术产品还可以包括个人消费领域的碳排放交易
根据个人碳排放平等原则,碳排放配额在个人消费领域平均分配一些消费水平较高的人可以购买消费不足的人转让的配额,也可以直接购买增长碳汇来平衡个人碳账户这样,机构和个人都可以成为市场参与者刘世锦建议,在起步阶段,可以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地方市场,或者先形成一个碳资产池或成长碳汇池,由地方政府提供专项资金,进入成长碳汇市场的产品可以第一次以一定价格购买,然后转入市场流通条件成熟后,会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市场
市场碳汇价格随供求关系波动,体现技术创新产品对减排贡献的价值评价和奖励方式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投入市场的资金来调整刺激创新的强度
"第二个支柱是形成自主减排的区域责任体系."刘世锦认为,增量优先的关键是扩大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这直接取决于减排责任制的有效性要鼓励地方政府提出符合本地实际,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减排目标,形成省,市,区县和开发区的区域减排计划和可追溯的减排责任要求
刘世锦说,第三个支柱是加快建设以碳核算和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体系无论是推动建设不断增长的碳汇市场,还是完善减排责任制,前提都是要有合格的碳核算基础,而这恰恰是目前的短板
他表示,上述三支柱体系技术要求高,数字技术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将大大拓展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