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从事电视节目摄影师的朋友都希望能够拍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作品?
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才能转型成功呢?从哪个方面开始?
很高兴今天我们请来了著名摄影师潘柄齐老师,和我们分享怎么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型成功,下面我们会根据网友的留言向潘老师提出一些问题。
潘:大家好,很荣幸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这几年积累的一些经验,我也会根据主持人提出的问题给朋友们建议作为参考,谢谢大家。
主持人:请潘老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潘:我是2009年毕业,大学期间学了两个专业,播音与主持和影视制作。这两个专业是对我影响特别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在上大学以前是一个不太善于和人交流的人,甚至有一点内向,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一直到我高中时期,开始喜欢看电视,也梦想着将来以后可以做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以我选择了学习“播音与主持”这门专业,经过大学一年时间的努力训练,我发现自己忽然成为一个非常愿意和人交流,探讨这种话题的人。还记得其中我们有学到表演专业当中的“解放天性”课程,从不说话,只需要通过肢体语言模仿动物,让你的同学们来猜想,你模仿的是什么?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不但训练了你的想象力,还不需要过多的去表达,慢慢的整个人也开始变得开朗,阳光,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从那时候起,我变得爱好读书,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书籍,有演讲、营销、企业管理、饮食健康、报纸、时尚杂志、国家地理等等这些可以让我大学生活丰富,并且为我增加了大量的知识储备,至少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一起聊天你能够与对方知识水平在同一个等级上。这是对我世界的认知起到很大作用的一门专业。
直到我大学二年级和同宿舍的朋友经常一起出去拍采访,拍作业。我开始与他们一起学习怎么使用摄像机,摄影基础等一些知识。这时候我已经爱上这门专业了,后来经过老师的建议,可以学习第二专业,“影视制作”,因为已经有了平时的实践,再加上和高年级的朋友一起工作的原因,我对专业摄影的理解掌握得很快,在这期间还学了美术绘画、颜色搭配等学科来提升自己对“摄影构图”技巧。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专业就是“后期制作”,当年我们学校教学的一款软件是“Edius”,这款软件现在已经淘汰了,大家都普遍使用Premiere和Final Cut,这两款兼容性更高,更稳定的剪辑软件。其实学习软件的使用不如说是锻炼“导演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软件的使用都是大同小异,并且优秀的摄影师一定是具备很强的导演能力的,因为小组拍摄的时候是没有导演的,可能只有你和主持人,或者你和采访嘉宾两个人。这就是为什么参与大项目拍摄的时候会有一个“摄影指导”,虽然主要工作是要负责,画面和灯光以及美术几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指挥者,但是需要具备每个专业都很精通的人才能被成为“摄影指导”,这样才能比较容易理解导演想要拍摄的镜头需求是什么,希望可以表达怎么样的情绪等等……话说回来,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毕业的时候我的专业老师推荐我去北京电视台实习,真正的成为了一名“摄影师”。在电视台工作的5年当中,从一个摄影师晋升到导播助理,再到电视直播的导播,我用了很漫长的一个过程,这段经历是我从业以来收获最多的5年,为以后成为纪录片摄影师积累了非常好的基础和社会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电视台工作的5年期间,我还一边工作,一边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这种边工作边读书的经历对我来说也是提高了很多,因为学习的内容都是我在工作当中每天都会实践的课程,同时接受着行业内顶级的教授的指导,使我比同龄人提升的更快。比如我们拍摄日常节目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主持人和嘉宾交流的内容,我们在现场的每一个摄影师都有分配不同的拍摄任务,但是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现场观众和台上主持人互动,没有给观众准备话筒,那么这时候主持人拿着话筒走到舞台下面把话筒递给对方,由于主持人的角度变化,没有两个角度最佳的机位能够拍摄完美“不穿帮”的画面,那么摄影师就要看,其他摄影师是否有最佳的拍摄角度,如果没有的话你该怎么办?有两种解决方案:如果可以靠近主持人提示他变换角度;要么移动你的摄像机,最快的速度调整好角度和焦点,导播切换到你的摄像机给其他摄像师足够的时间变换机位,互相配合的意识,这点非常的重要,学校不会教给你,只有你在工作当中才能深有体会。所以类似这样的“突发情况”是需要摄影师有足够的经验瞬间思考出解决方案的,如果是直播更为重要!还有一年北京电视台春晚录制的过程当中,我们在所有部门彩排的过程当中,我的任务是1号摄像机机位,负责主持人的镜头,与3号摄像机交替配合(示意图1)。
(示意图1)
突然导播说3号摄像机的耳机出现了问题,听不见任务指令,所以需要我帮助3号摄像机完成拍摄,我迅速做出了调整,将摄像机位置移动到中间,在和其他广角摄像机的配合下完成了彩排任务,这也是我得到同事们认可的原因,后来遇到的一些突发情况,也能够很从容的去处理问题。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必须具备超前判断的意识,这可以让你提前捕捉到更为重要的镜头信息,传递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假如一些拍摄是不可能有彩排的,只有一次机会,拍不到的镜头将不可重来的。
主持人:后来潘老师是怎么进入到纪录片领域的?有没有前辈的推荐和扶持呢?
潘:其实是有前辈推荐的,是一直到2015年,有一档真人秀节目《鲁豫的礼物》,需要去希腊拍摄为期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是副摄影指导,也就是第二摄影指导的重要职位,因为需要分为2个团队出发,抵达不同的目的地进行拍摄,整个团队有60个人,我的任务是带领10名摄影师,6名录音师和导演团队,还有明星嘉宾不间断的拍摄,记录整个行程的这么重要的任务。但是呢,我电视台的工作怎么办?一个月的假期对我们夏季这么忙的时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一个月的时间,我需要怎么请假?经过了2天焦虑的思考,我决定接下这个改变职业生涯的任务,向北京电视台辞职,告别工作了5年的公司。因为这也是我第一次出国拍摄任务,希腊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梦想的地方,更何况会去圣托里尼岛拍摄,这是我决定想去的地方,于是我就辞职离开了电视台,离开了梦想开始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忙于一系列出发前的准备,我记得当时已经是3月份了,准备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办签证、准备摄影器材、制定拍摄方案、找人、开会,申请拍摄许可等等忙个不停,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整个月都非常的充实。
还记得我们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到达的第一站是雅典,然后有转乘小型飞机到达圣托里尼岛。
整个拍摄过程还是让我充满工作的动力,说实话很兴奋的状态,打了兴奋剂一样。
整个拍摄的过程中,我和团队的优秀摄影师们配合非常的默契,因为很多都是比较有经验的摄影师,其中有拍摄《舌尖上中国》的摄影师,有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航拍摄影师,还有后来朋友们看到很多优秀作品的摄影师们,我给大家安排任务的任务都能够很完美的完成,所以在此期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打开了我成为纪录片摄影师的大门。
这么多年能够坚持做好一件事真的不容易,因为热爱,所以才能够坚持。如果你的收入和精神满足感达不到自己希望的要求,那么不妨换一条路试试看?也许上帝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会让你名利双收。
过程当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晕船,下船之后整个人都很晕,没有办法站立,需要休息,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轮流休息,安排状态好的摄影师顶上去,其他人休息好了之后在替换,这样的团队配合需要大家高度的配合,作为领袖的你一定要安抚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情绪,尽力不让团队成员不要身心疲惫,这需要很高的情商能力。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最后我们都不觉得疲惫,其实身体上的疲惫,心里还是很愉快的,所以我们每个成员都很开心,最后得到了主持人,和节目嘉宾的高度赞扬。一直到半年之后节目播出,主持人还会经常提起我们这段美好的旅程。
主持人:看了这么多潘老师的精彩介绍,相信看到这篇报道的朋友应该有很多的收获,那么这段旅程对于您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可不可以给我们说说,在国内拍摄与国外拍摄的区别?我们有什么样的优势?
潘:好的,说了这么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因为曾经我们都很年轻,无论是体力还是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都很高,可能这种心态保持30年真的很难,但是我应该可以保持这样的心态吧。另外说一下在国内的拍摄和国外拍摄的区别,区别在于你对摄影机器材的了解,因为出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携带轻便好用的摄影器材,而不是笨重会成为负担的摄影器材,这样的话对于自身的体力消耗更小,遇到转移目的地更为方便。还有就是国外工作的拍摄许可申请,需要至少提前2个月的时间向目的地国家的大使馆申请,去的人数以及携带摄影器材的型号,包括上报海关,多大容量的电池是被允许的?哪些东西必须要托运的,哪些能够带上乘坐航班的?这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去证实,而且需要有备用方案,如果没有备用方案的话你该怎么办?我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我们携带的摄像机电池容量不能超过多少?每个人名下的最大携带量?需不需要经过密封防爆处理等等这些问题。解决方案是什么?解决方案有很多,要么提前在目的地购买好电池,支付订金,确保什么时间可以拿到。或者目的地有没有可以买到同型号,比较容易买到的类似5号电池(AA电池),基本所有超市都有的那种。同样的道理,假如摄影机出现问题等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因为出国拍摄与中国境内拍摄不同的是,首先是语言沟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还有就是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以及法规,必须按照当地的要求和标准来做事,这样的话才不会给自己和团队带来麻烦。需要把所有问题都想在前面,设想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主持人:真的是很实用的经验。那么我们都知道摄影师的工作并不像其他需要每天上班打卡的工作那样,有稳定的收入和稳定的作息时间,怎么样可以既保证收入的同时,又有时间可以享受生活呢?
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剧组的电影摄影师,还是纪录片摄影师,其实收入和工作模式是一样的,都属于是自由职业,那么在你的工作量不多的情况下,需要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也就是学习,学习更多可以让你在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我有很多做摄影器材租赁公司的朋友,平时除了我需要预订摄影机以外,我还会经常去朋友的公司参加一些新款器材的测试,了解最新的摄影机,进行试用和熟悉。哪些器材适合拍真人秀?哪些器材适合拍纪录片?哪些适合拍电影?这都需要你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去不断的学习,在北京每年都有BRTV(广播电视电影器材展览),我每年都会去参加,因为我们所用到的摄影机技术更新迭代很快,几乎每两年就会出一批新款,那么如果有一天客户要求使用最高标准的摄影机进行拍摄,你自己不了解行情的话,那么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预算,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客户认为你“不专业”。
所以你付出的时间比其他人更多,那么你就会走在行业的最前端,得到同行业人士的认可,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才会有不断的工作找到你,我离开电视台以后真的比以前更忙了,有忙不完的拍摄任务,有很多时间都是在出差,不停的飞来飞去,感觉自己每个月都有35天一样,甚至一天会有两个不同的拍摄任务。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2016年夏天,我发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忙不过来这么多的拍摄任务,所以开设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招募了十几个有经验有梦想的小伙伴和我一起享受整个行业带来的乐趣。
随着团队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从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到20个人的公司,前期的策划,拍摄方案的制定,到后期的成片交付,我们做成了一条产业链的成就。所以我相信成功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后来我带领我的团队拍摄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纪录片,我最值得骄傲的就是2017年为山东省旅游局拍摄的《好客山东》宣传片,这也是一段特别美好的记忆,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成就了,山东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后来我和山东的朋友聊起这个片子是我们拍摄的,我的朋友简直不敢相信,她为我感到骄傲。直到现在还会有以前各个地方的旅游局希望可以找我们拍摄宣传片。
主持人:潘老师后来成功转型为纪录片摄影师之后,哪部片子最为成功?
潘:其实我有很多作品都是很成功的,个人我最喜欢的是《上菜》和《水果传》
还有《我的朋友不是人》,这三部作品感觉拍摄对象都是不同类型的物体,其实映射的还是人,人对于物品的情感,为此我们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比如拍美食,好吃的只有精美的画面是远远不够的,《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其中背后令人感动的故事,不同的家庭,对于美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就像我小时候就喜欢吃妈妈包的饺子,这代表着一种回忆,一种印在脑子里的情怀,美食的味道加上情感的记忆,是能够让人想起很多故事的。
《我的朋友不是人》这不纪录片我们的拍摄对象其实是摸摸在背后付出的饲养员、兽医以及野生动员里面所有围绕着可爱动物们付出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重复的工作换来的是健康活泼的动物能够为游客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我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了解大象,老虎、大熊猫这些动物每天吃什么?看不见这些动物们的时候都做什么?普及美好的事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小动物,从而动物园才会有更好的效益,更多的资金投入进去,所以我们拍摄这部纪录片是很有意义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潘柄齐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高质量的纪录片,也希望以后能看到您更多的作品
潘:感谢主持人,感谢大家能够关注到我,希望更多人可以加入到我们这个行业来,我会为此努力为观众带来更多美好的纪录片,谢谢大家。